44BC |
Et tu, Brute? |
—Gaius Julius Caesar |
你也是嗎,布魯塔斯? |
——凱撒 |
凱撒的戰功彪炳,對羅馬的興盛貢獻很大。不過大權在握之後,威脅到羅馬的共和體制,於是他的政敵,以Cassius和Brutus兩人為首,聯合起來在西元前四十四年三月十五日,羅馬元老院開會的場合,將凱撒刺殺身亡。其中Brutus素孚眾望,也是凱撒信久賴的人。他是為了愛羅馬而加入行刺凱撒的行動,動機和野心家Cassius不同。所以凱撒遇刺時見到Brutus也參與行刺,十分訝異地說出這一句話後,便氣絕而亡。根據史料記載,凱撒的這句遺言是用希臘語說的,譯成英文是:Even you, lad?,不過一般流傳的都是前面的拉丁文版。莎士比亞在歷史劇《凱撒大帝》(JuliusCaesar)中用的就是這一句拉丁文。 |
33AD |
Father, into thy hands I commend my spirit. |
—Jesus Christ |
父啊,我將靈魂交到你的手中。 |
——耶穌基督 |
這句遺言記載在新約聖經路德書第二十三章四十六節。學者考據的結果認為耶穌基督是在三十三歲時被釘死在十字架上。 |
1519 |
I have offended God and mankind because my work did not reach the quality it should have |
—Leonardo da Vinci |
我冒犯了上帝和人類,因為我的作品沒有達到應有的水準。 |
——達文西 |
達文西是首屈一指的Renaissance man。這個詞的意思,還不只是「文藝復興時代的人」,更重要的是指這種人多才多藝,無所不通。達文西所繪的《蒙娜麗莎》(Mona Lisa)家喻戶曉,不過那只是一個小品。他的繪畫代表作是巨幅壁畫《最後晚餐》(The Last Supper),但損壞嚴重,直到最近才修復完成。他對科學的涉獵,幾乎涵蓋當時的每個領域,包括光學、建築、飛行、地質、水流、植物、機械等等。他的科學研究記錄在一些手稿中,直到近代才被發現。這些手稿後來被比爾蓋茲買去。微軟視窗的螢幕保護中有Leonardo da Vinci一種,就是用這幾頁手稿。有如此卓越成就的人,臨終的遺言竟然是說自已的作品沒達到應有的水準,這不是謙虛,而是真實反應出他這一生自我鞭策的態度。 |
1523 |
I am curious to see what happens in the next world to one who dies unshriven. |
—Pietto Perugino |
我很好奇地想知道,沒有作最後告解就死去的人,來到另一個世界會是怎麼樣。 |
——培魯基諾 |
培魯基諾和達文西一樣,也是文藝復興時代的義大利畫家。雖然現在他的名氣沒有達文西響亮,但在當時他的地位也很崇高。梵諦崗的西斯汀教堂有他的壁畫,著名的拉斐爾也是他的學生,受到他很大的影響。培魯基諾一生從事宗教繪畫,應該是有宗教信仰的人。果真如此的話,他敢用靈魂做賭注,只為了滿足他的好奇心,魄力不輸浮士德,令人不得不佩服。 |
1547 |
All is lost. Monks, monks, monks! |
—Henry Ⅷ |
一切都完了。僧侶,僧侶,僧侶! |
——亨利八世 |
這位英國都鐸王朝(the Tudor dynasty)的第二任君主,是個傳奇人物,因為他先後娶過六位皇后。第一位皇后,也就是他的原配凱薩琳(Catherine of Aragon),因為在與他所生的孩子裡面有一位名叫瑪麗的女兒存活下來,而且又始終無法再替他生出個兒子,所以被他無情地休掉了,而另娶曾擔任過凱薩琳侍女的安妮(Anne Boleyn)。 |
亨利當時為了要順利休掉生不出兒子的凱薩琳(當時離婚需要得到教宗的同意),以便迎娶已懷有身孕的安妮來延續都鐸王朝的子嗣,不惜帶領英國脫離羅馬天主教,另創英國國教。但是令他大失所望的是,安妮生的居然是一名女嬰,取名伊莉莎白。從此之後,安妮日漸失寵,不到三年便因被指控不貞而遭亨利賜死。 |
安妮死後數日,亨利便迎娶了他的第三位皇后珍(Jane Seymour)。珍雖然在產後幾天內便死去,但如願為亨利生了兒子,而且在他過世之後,這個兒子也順利繼承了王位,被視為愛德華六世。但是愛德華十歲就登基,只是個傀儡,而且不久也因病去世。所以接下來還是他與原配凱薩琳所生的女兒瑪麗繼承了王位。此女也是赫赫有名,外號「血腥瑪麗」(Bloody Mary),因為信奉天主教的她,在位期間屠殺了許多新教教徒。繼瑪麗之後,另一個女兒也接著做了長達半個世紀的英國女王,替英國開創了前所未有的新局面。她就是亨利與第二位皇后安妮的女兒伊莉莎白,世稱伊莉莎白一世,都鐸王朝的最後一任君主。 |
亨利八世臨終時,為年僅十歲的愛德華安排了十六名大臣的輔佐會議協助執政,結果仍屬枉然。如果他能明白「男孩女孩一樣好」的道理,也許就能省掉許多麻煩,臨死時也不必大呼完蛋了。 |
1553 |
I owe much; I have nothing; the rest I leave to the poor. |
—Francois Rabelais |
我虧欠很多。我一無所有。其餘的我就留給窮人。 |
——哈伯雷 |
這位法國學者主要以Gargantua and Pantagruel(1532-64)這部冒險故事聞名,接觸文學的人才會認識他。不過,他交代後事的這句話,滑稽突梯又玩世不恭,是最有名的遺言之一。 |
1603 |
All my possessions for a moment of time. |
—ElizabethⅠ |
我的一切所有,換取片刻時間。 |
——伊莉莎白一世 |
亨利八世和安妮皇后生的這個女兒,在一五五八年繼血腥瑪麗之後成為英國女王。當時歐洲的海權強國是西班牙、葡萄牙、荷蘭等,英國和它們比起來還是蕞爾小國。伊莉莎白於二十五歲即位,正值青春年華。她也曾有一些屬意的對象,不過都因為她特殊的身分而沒有結果。法國國王亨利三世與西班牙國王菲利浦二世都是她的追求者,但她卻大打婚姻牌,吊足的胃口、撈足了好處,但誰也不嫁。英國就在她這樣的犧性下逐漸成為強國。到了一五八八年,被伊莉莎白拒絕的菲利浦忍無可忍,派出西班牙無敵大艦隊進攻英國,可是竟然大敗於颶風與英國艦隊手下,英國也因此一舉成為世界超級強國。伊莉莎白犧牲了青春,也讓都鐸王朝後繼無人,卻造就了英國的強盛,是英國史上最偉大的君王之一。 |
1702 |
I am about to—or I am going to —die: either expression is correct. |
—Dominique Bouhours |
我即將——或者將要——死了:兩種講法都對 |
——卜霍斯 |
卜霍斯是法國的文法學家,並非家喻戶曉的名人,本來不應列入。不過他留下的遺言實在是太有特色了,不能不提一下。 |
1715 |
Why do you weep? Did you think I was immortal? |
—Louis XIV |
你們為什麼哭?難道你們以為我能長生不老不老嗎? |
——路易十四 |
這位號稱太陽王的法國國王,在位時間長達七十二年(1643-1715),比英國維多利亞女王的六十四年還長,是歐洲統治時間最久的國王。他四歲就登基,成年後集大權於一身,並大力支持文學、藝術、音樂、科學各方面的發展,使几爾賽宮成為歐洲文化的中心。當了七十二年的國王,確實會讓人有長生老的感覺吧? |
1799 |
I die hard but am not afraid to go. |
—George Washington |
我絕不放棄求生,但是也並不怕死。 |
——華盛頓 |
所謂die hard,意思是韌性很強,好像九命怪貓一樣也打不死。舉個例子:Old superstition die hard.,意思是「古老的迷信很不容易消除。」布魯斯主演的《終極警探》系列,英文片名就是Die Hard。想想片中那些千鈞一髮的場面就能了解die hard的意思。美國國父華盛頓生於一七三二年,享年六十七歲。他大半生是職業軍人,參加過無數大大小小的戰役也沒有被打死,所以說自己die hard 。 |
1817 |
Nothing, but death. |
—Jane Austen |
什麼都不要,只要死。 |
——珍奧斯汀 |
這位英國女作家有一部代表作是《理性與感性》(Sense and Sensibility),因為李安拿來改拍成電影而重新獲得重視。她臨終時,妹妹Cassandra問她需要什麼,這一句話就是她的回答,也是她最後的遺言。 |
1821 |
Josephine… |
—Napoleon Bonaparte |
約瑟芬…… |
——拿破崙 |
一代梟雄拿破崙在一七九六年娶了巴黎的風流寡婦約瑟芬。一八○四年,拿破崙策封她為皇后。不過,約瑟芬一直不改風流本色,而且又沒有子嗣,終於在一八一○年兩人撤銷了婚姻,約瑟芬也在一八一四年去世。拿破崙則在一八二一年五月死在他被放逐的聖海倫納島上,臨死前還忘不了約瑟芬。 |
1826 |
Is it the Fourth? |
—Thomas Jefferson |
今天是四號嗎? |
——傑佛遜 |
傑佛遜是美國第三任總統(1801-1809),也是獨立宣言的主要執筆人。他死的那一天是一八二六年七月四日,美國獨立五十週年紀念日。所以,他臨死前念念不忘的那個問題,答案是肯定的。 |
1826 |
Thomas Jefferson—still survives… |
—John Adams |
傑佛遜——還活著…… |
——約翰亞當斯 |
亞當斯繼華盛頓之後,是美國第二任總統(1797-1801),下台後棒子就交給傑佛遜。他和傑佛遜是好朋友,兩人從一八一二年開始通信,持續了十四年到死為止,而這些信件也成為重要的史料。亞當斯比傑佛遜大八歲,死時已經九十高齡。當時他以為傑佛遜還活著,其實傑佛遜在同一天稍早便去世了,所以兩人都是在美國獨立五十週年紀念日逝世的。 |
1827 |
Friends applaud, the comedy is finished. |
—Ludwig van Beethoven |
朋友們請鼓掌,這齣喜劇演完了。 |
——貝多芬 |
樂聖員貝多芬生於一七七○年,享年五十七歲。他在人生的後三十年遭到一連串打擊,先是逐漸失聰,心愛的女人又和他分手,接著是一個兄弟去世。他在遺言中把自己的一生比為喜劇,可以看出他在面對打擊時,還是維持樂觀的態度。 |
1832 |
Come my little one, and give me your hand. |
—Johann Wolfgang von Goethe |
來,小寶貝,把手給我。 |
― 歌德 |
《浮士德》(Faust)的作者,大文學家歌德,享年八十三歲。他的最後一句話,是要握一下他女兒Ottilie的手。 |
1849 |
The earth is suffocating … Swear to make them cut me open , so that 1 won't be buriedal alive. |
—Frederic Chopin |
泥土悶得人喘不過氣來……你發誓要叫人把我剖開來,我不要被活埋。 |
―蕭邦 |
—波蘭鋼琴家暨作曲家蕭邦,不幸於三十九歲時死於肺癆。當時他的肺逐漸受到侵蝕,呼吸不順暢,受了不少折磨,對活埋的恐懼也源自於此。 |
1855 |
Oh, I am not going to die, am I? He will not separate us, we have been so happy. |
—Charlotte Bronte |
我不是要死了吧?祂不會拆散我們的,我們在一起是多麼幸福。 |
——廈綠蒂布蘭黛 |
英國的布蘭黛姐妹是對才女,姐姐夏綠蒂著有《簡愛》(Jane Eyre),妹妹愛蜜莉(Emily)著有《咆哮山莊》(Wuthering Heights),都是不可多得的文學奇才。夏綠蒂嫁給英國國教牧師Arthur Nicholls,兩人非常恩愛,可惜好景不常,結婚九個月後夏綠蒂就一病不起。 |
1856 |
God will pardon me, that’s his line of work. |
—Heinrich Heine |
上帝會寬恕我的,那是祂的工作嘛。 |
——海涅 |
海涅是十九世紀的德國大詩人,晚年定居法國,後來為梅毒所苦,輾轉病榻八年,仍然創作不輟。想必從前雖然風流荒唐過,但他仍有信心進天國。 |
1862 |
Moose…Indian… |
—Henry David Thoreau |
麋鹿……印第安人…… |
——梭羅 |
梭羅是大哲學家愛默森(Ralph waldo Emerson )的學生,《湖濱散記》(walden )的作者。他屬於浪漫主義一派,嚮往回歸大自然。《湖濱散記》就是他遠離人類社會,在華爾騰湖畔建屋居住,重返自然的紀錄。從他的遺言中可以看出,真到臨死前他仍不減對大自然的嚮往。 |
1864 |
They couldn’t hit an elephant at this dist… |
—General John Sedgwick |
這種距離,他們連大象都打不…… |
——塞基維克將軍 |
這個人是美國南北戰爭時的北軍將領,不是什麼重要的名人。不過,留下這樣一句沒講完的遺言就被打死了,真是一大諷刺,不可不提。 |
1882 |
I am not the least afraid to die. |
—Charles Darwin |
我一點也不怕死。 |
——達爾文 |
達爾文享年七十三歲。他的進化論是近代最有影響力的理論之一,對宗教也造成重大的打擊。如果說信仰宗教是為了要解脫生死,那麼以達爾文的例子而言,畢生追求科學,了解生命演進的奧祕,好像也可以看破生死,不見得要靠宗教。 |
1883 |
—Go on, get out—last words are for fools who haven’t said enough. |
—Karl Marx |
走開,出去——嫌自己話還沒說夠的傻瓜才要留下遺言。 |
——馬克思 |
馬克思享年六十五歲,不算是高壽。不過他的妻子與女兒都早他一步而去,再加上他疾病纏身,晚景堪稱淒涼。他這沒好氣的最後一句話,是對管家說的,因為管家問他有沒有什麼遺言要交代。 |
1885 |
I see black light. |
—Victor Hugo |
我看到黑色的光。 |
——雨果 |
法國大文豪雨果的這句遺言很有意思。近年來研究臨死經驗的人都說,人死的時候會看到強烈的白光,而雨果卻說這句令人不容易想像的話,頗值得玩味。 |
1900 |
Either that wallpaper goes, or I do. |
—Oscar Wilde |
不換掉那壁紙的話我就走。 |
——王爾德 |
王爾德這個英國文人以搞怪著稱,還留下許多名言,Art for art’s sake. (為藝術而藝術。)就是他說的。他在事業如日中天時爆發同性戀醜聞,還因此坐了兩年牢。遺言中的「走」是不要活了的意思——他到了最後一刻還不肯正經,開個玩笑才走。 |
1923 |
Don’t let it end like this. Tell them I said something. |
—Pancho Villa |
別這樣就結束。告訴他們我說了些話。 |
——維亞 |
此人原本是墨西哥強盜,後來投身革命,成為有名的革命家。他是被刺殺的,由於死得太突然,沒有準備遺言,結果這一句求情的話竟然成了他的遺言。 |
1927 |
Adieu, mes amis. Je vais la gloire. |
—Isadora Duncan |
再會了,朋友們。我走向榮耀。 |
——鄧肯 |
鄧肯女士人稱美國現代舞之母。她是位前衛女性,未婚時就與兩個男人生過小孩,一生也談過許多次戀愛。她的死因相當離奇:在法國開車時圍巾纏到輪子,活生生被絞死。因為是在法國,所以她最後的遺言是用法文說的。 |
1941 |
Does nobody understand? |
—James Joyce |
難道沒有人了解嗎? |
——喬埃斯 |
喬埃斯的意識流小說《尤里西斯》(ulysses )被公認為二十世紀最偉大的小說,不過寫得相當晦澀。晚年的作品Finnegan’s Wake 更變本加厲,有如夢囈,很難看懂。這句遺言並沒有說出他抱怨別人不了解什麼,不過如果硬套在他最後的作品上,倒是很好的蓋棺論定。 |
1950 |
Sister, you’re trying to keep me alive as an old curiosity, but I’m done, I’m finished, I’m going to die. |
—George Bernard Shaw |
姐妹,妳想留我在世上,做個稀罕的古物,不過我已經差不多了,我完了,我要死了。 |
——蕭伯納 |
這位英國劇作家最後遺言是對他的護士說的。 |
1953 |
I knew it. I knew it. Born in a hotel room-and God damn it—died in a hotel room. |
—Eugene O’Neill |
我早就知道會這樣,在旅館房問出生——他媽的——也死在旅館房間。 |
——尤金歐尼爾 |
歐尼爾是曾經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美國劇作家,最有名的作品是《長夜漫漫路迢迢》(Long Day’s Journey Into Night)。晚年他的手嚴重顫抖,無法寫作。最後兩年一直住在波士頓的一家旅館內。 |
1956 |
Too late for fruit, too soon for flowers. |
—Walter De La Mare |
想吃水果太晚,想看花開又太早。 |
——德拉瑪 |
德拉瑪這位英國作家名氣並不大,收錄他的遺言是因為這句遺言頗富詩意——他是在冬天去世的。 |
|